減肥的念頭是人人有,十個去健身房有七八個都是為了減肥,但你用對方法了嗎?大家都知道想減肥就是要少吃、多運動,但是為什麼呢?
生物需要藉由「進食」,才能提供我們身體維持機能運作。食物經由消化系統轉換產生能量讓我們身體可以正常的運轉。當你熱量的吸收與消耗達到一個平衡點時,你的體態就會維持在你現在的模樣。因此,熱量的控制才是最能影響我們身型最大的因素,掌握熱量就能掌握你的體重。
想減肥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要讓熱量的消耗大於攝取的量,也就是所謂的熱量赤字。想要有這樣的結果就是要把攝取量降低,不然就是要把身體消耗的量提高。
➤ 降低熱量的攝取
這是最常見的做法,也是我們講的飲食控制,少吃、少喝飲料、別吃宵夜、油炸類,都可以有效地將我們的熱量攝取減少,然而大多數人常常受不了誘惑,或是一次減少太多,就很容易失敗或是不健康的狀況發生。降低熱量的攝取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達到效果,至少要持續兩周至一個月以上才會有較顯著的效果。而減少的量也不能太多,每次建議減少的量大概是500大卡左右,千萬不要一次減少太多的量,很容易傷害你的身體甚至復胖。
比較消極的方法,就是每餐少吃一點點,沾醬少碰一點,飲料少喝,或改成微糖無糖,一定都會有些許的改變,但需要較長的時間,這很適合比較沒有時間或是比較懶惰的人,但需要一點耐心才可以。
而比較積極且有效的方法就需要嚴格控制熱量的攝取。你需要先了解你一天需要多少熱量,再減少500大卡左右。計算熱量你可以藉由計算你一天所吃的食物的熱量加總(飲食卡路里),抑或是利用網路上的TDEE(每日總消耗熱量)計算器,來幫你計算(個人身體數據計算)你一天所需要攝取的量。以上附上幾個小編較常用的網站來源,一般來說若你是購買超商食品的話就很方便,包裝上都會有明確的標示,但如果是便當或是自己買食材的人,就要辛苦點一個一個去計算了。
➤ 提升熱量的消耗
如果你喜歡吃東西,或是喜歡運動,那你可以選擇提高熱量消耗的方式來達成。這些食物轉換成能量後,在身體上的消耗大致分成「食物熱效應」、「身體的活動」及「基礎代謝率」上,其比率大約是10%、20%、70%。
在食物熱效應與身體活動上你需要做的是均衡的飲食及規律的運動,這些雖然僅僅只佔了你熱量消耗的30%左右,但也是維持你身體健康相當重要的環節,而另外的70%你就要試著去改善基礎代謝率。
基礎代謝率要怎麼提升呢?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增加肌肉量,每個人身上都有肌肉,經過鍛鍊後能幫助你除了能幫助肌肉成長,還能讓你身體產生一些代謝作用更能增加熱量的消耗,因此適當的肌力訓練能幫助肌肉成長,可以讓你有效的增加熱量的消耗,更能達到熱量赤字的標準。
網路上有很多的減肥方法及文章,代餐、斷食、不喝飲料、晚上過八點不吃東西等等許多的方法,都可以發現就是將熱量攝取的地方減少,而現在流行的健身、TABATA等則是增加身體的熱量消耗。
適當的運動及均衡的飲食,才是最維持身體健康保持體態最好的方式。不要相信網路上一些奇怪的方法,減重沒有速成,而一昧的少吃多動創造赤字也會有問題,有任何的疑慮及更詳細的資訊都要再諮詢專業的人員,才不會賠了時間也賠了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