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5月30日 星期二

減肥真的那麼難嗎?

        
              減肥的念頭是人人有,十個去健身房有七八個都是為了減肥,但你用對方法了嗎?大家都知道想減肥就是要少吃、多運動,但是為什麼呢?

 
        生物需要藉由「進食」,才能提供我們身體維持機能運作。食物經由消化系統轉換產生能量讓我們身體可以正常的運轉。當你熱量的吸收與消耗達到一個平衡點時,你的體態就會維持在你現在的模樣。因此,熱量的控制才是最能影響我們身型最大的因素,掌握熱量就能掌握你的體重

        想減肥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要讓熱量的消耗大於攝取的量,也就是所謂的熱量赤字。想要有這樣的結果就是要把攝取量降低,不然就是要把身體消耗的量提高。


      降低熱量的攝取
        這是最常見的做法,也是我們講的飲食控制,少吃、少喝飲料、別吃宵夜、油炸類,都可以有效地將我們的熱量攝取減少,然而大多數人常常受不了誘惑,或是一次減少太多,就很容易失敗或是不健康的狀況發生。降低熱量的攝取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達到效果,至少要持續兩周至一個月以上才會有較顯著的效果。而減少的量也不能太多,每次建議減少的量大概是500大卡左右,千萬不要一次減少太多的量,很容易傷害你的身體甚至復胖。
        
 比較消極的方法,就是每餐少吃一點點,沾醬少碰一點,飲料少喝,或改成微糖無糖,一定都會有些許的改變,但需要較長的時間,這很適合比較沒有時間或是比較懶惰的人,但需要一點耐心才可以。
    
而比較積極且有效的方法就需要嚴格控制熱量的攝取。你需要先了解你一天需要多少熱量,再減少500大卡左右。計算熱量你可以藉由計算你一天所吃的食物的熱量加總(飲食卡路里),抑或是利用網路上的TDEE(每日總消耗熱量)計算器,來幫你計算(個人身體數據計算)你一天所需要攝取的量。以上附上幾個小編較常用的網站來源,一般來說若你是購買超商食品的話就很方便,包裝上都會有明確的標示,但如果是便當或是自己買食材的人,就要辛苦點一個一個去計算了。


      提升熱量的消耗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如果你喜歡吃東西,或是喜歡運動,那你可以選擇提高熱量消耗的方式來達成。這些食物轉換成能量後,在身體上的消耗大致分成「食物熱效應」、「身體的活動」及「基礎代謝率」上,其比率大約是10%、20%、70%。

在食物熱效應與身體活動上你需要做的是均衡的飲食及規律的運動,這些雖然僅僅只佔了你熱量消耗的30%左右,但也是維持你身體健康相當重要的環節,而另外的70%你就要試著去改善基礎代謝率。


基礎代謝率要怎麼提升呢?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增加肌肉量,每個人身上都有肌肉,經過鍛鍊後能幫助你除了能幫助肌肉成長,還能讓你身體產生一些代謝作用更能增加熱量的消耗,因此適當的肌力訓練能幫助肌肉成長,可以讓你有效的增加熱量的消耗,更能達到熱量赤字的標準。

   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網路上有很多的減肥方法及文章,代餐、斷食、不喝飲料、晚上過八點不吃東西等等許多的方法,都可以發現就是將熱量攝取的地方減少,而現在流行的健身、TABATA等則是增加身體的熱量消耗

        適當的運動及均衡的飲食,才是最維持身體健康保持體態最好的方式。不要相信網路上一些奇怪的方法,減重沒有速成,而一昧的少吃多動創造赤字也會有問題,有任何的疑慮及更詳細的資訊都要再諮詢專業的人員,才不會賠了時間也賠了健康。

2017年4月19日 星期三

你穩定了嗎?


         在這裡我想講個最常見的問題「下背痛」,本身這問題也很困擾我,如果你開始有一些症狀了,拜託你們好好照顧他吧!

        一般人常會有腰部痠痛或是下背緊繃的困擾,這些不外乎是平時姿勢不良所造成的,彎腰、搬重物、辦公久坐,這些習慣都可能是引發你腰痠背痛的主因。
        正常人在做彎腰的動作時,背部肌肉是處於放鬆狀態,那麼是甚麼在支撐著你的身體呢?沒錯,就是你的腰椎還有下背的深層肌肉及肌筋膜,若你長期彎腰或常常在這個姿勢下活動的話,就會造成常見的下背痛。這些深層肌肉經長時間過度的使用,又不給予適當的時間修復的話,便會使背部的肌肉緊繃造成發炎,引起疼痛,嚴重的話就會影響到腰椎,引發椎間盤突出等症狀。因此你能想像在訓練時,經過負重且反覆的移動腰椎所造成的傷害有多可怕。腰椎是很脆弱的一個部位,他的功能主要是用來支撐身體穩定你的軀幹的,並不適合做太多反覆彎曲的活動。
        因此,你需要一些方法在訓練時能夠穩定身體,同時保護你的腰椎。

ü        核心的運用

       大家在健身房或是一些文章影片中常常聽到要用核心,核心要出力之類的話語。然而到底什麼是核心,而核心又要怎樣出力呢?你可以想像你上大號時,全身用力緊繃的狀態,又或是想像有人朝著你肚子打一拳,便會反射性的縮緊身子,此時你的身體會充滿著剛性且十分穩定,就是運用了核心的力量。你可以試著在訓練時加上這種緊繃的狀態,可以讓你的身體保持穩定,不會晃動。當然,你的屁股可以不用這麼用力以免發生一些尷尬的事情。
        在做任何動作之前,先將四肢軀幹擺至適當的位置,然後將肚子核心收緊,保持好軀幹的穩定後再行操作,收肩夾、肚子闊背出力、屁股夾緊出力,便是身體穩定的要點。好的穩定能幫助你訓練更有效率,新手操作上也比較不會借力使力,更能保證訓練的品質及安全。

ü         呼吸的方式

       為什麼會說呼吸也跟穩定有關係呢?你平常在搬重物或是做大重量訓練時,應該都會不由自主的憋氣,其實就是一種呼吸的運用。在你憋氣的時候,吸進去的氣體因為出氣口被封住,會讓體內保持一個較高的壓力,你可以想像一個氣球充飽後,會很難將氣球折彎或是轉動,因此可以幫助你保持軀幹的穩定。然而一般吸氣方式的憋氣大多是胸式呼吸,相較於腹式呼吸,胸式呼吸吸入的空氣較淺而快,很難讓身體這個大氣球維持這樣一個高壓穩定的狀態。
        而腹式呼吸藉由腹腔上部的一個呼吸肌主導,除了能幫助更多氣體進入腹腔,並使腹腔周遭的深層肌肉收縮,讓這些肌肉能參與核心幫助穩定。
        而如何分辨你是何種呼吸呢?簡單來說你可以在你呼吸時摸摸看你的胸跟腹部,看是哪裡在起伏就可以知道了,一般人因為生活習慣大多是胸式呼吸,想練習腹式呼吸,你可以先試著平躺或像下圖一樣的姿勢,把手放置在腹部輕壓,再將氣由嘴巴吐出,吐的越乾淨越好,然後試著用鼻子將氣吸到腹部,想辦法把你的手頂起來,這需要時間練習,呼吸過程越慢越好。

如果自己練了許久還是不太清楚到底核心有沒有出力,呼吸正不正確,建議可以考慮找個專業教練指導。

2017年4月8日 星期六

做好準備再進入健身房吧!



      我想大家最想知道的事情不外乎重量、組數次數、動作,該不該喝高蛋白,訓練的菜單等等,我想GOOGLE應該都找的到許多資料,也不是我想碎碎念的地方,我就不講了,這裡最想帶個大家的都是一些簡單卻十分重要的觀念,不論是新手還是已經迷失了一點方向的人,我想這裡應該可以讓你有些新的方向。


1.      先開始養成運動的習慣吧!

不論你選擇的運動燃指效果再好或是訓練的動作再有效,做的重量再重、次數再多,少了規律的運動都沒有用。跑步、打球、瑜珈、重訓,什麼都好,開始運動吧!
當我的學生或是朋友問我該怎麼減肥時,我都會說,先找個輕鬆、愉快的運動能讓你養成運動的習慣。一周最好能二到三次以上!

2.      重訓是個適合任何人的運動!

當你有了運動的習慣之後,你就可以開始挑選較有效率或品質的運動,無論你是想減肥、雕塑身形、提升運動表現等,都可以藉由重訓來達成。
簡單來說,重訓就是利用重量對身體進行一些肌力的訓練,經常使用肌肉會讓它們保持強健,足以支撐甚至強化你的身體,肌肉就像你的外衣,包覆在你的骨骼外,能讓你看起來更有型。有了肌肉,不管是男生或女生都可以提升生活品質或是運動表現,甚至可以改變我們的外型,達到理想的身形。
同時,重訓是個安全且低門檻的運動,不需要運動場上的競技或是碰撞而且可以在任何地方訓練,是個適合任何人的一項運動。

3.      好的訓練應該循序漸進。

當準備好開始你的訓練時,不要瘋狂的加重,或是做超多下,在這些進階的訓練之前你需要注意的是你訓練的品質。使用大重量訓練時,除了容易受傷之外,也很容易使用到其他的肌肉甚至是關節去幫忙,也就是所謂的代償,對於你想要訓練部位的效果也會大打折扣,最常見的像是握推,常常手臂已經沒力了,胸肌卻沒什麼痠痛感,或是滑輪下拉時,斜方跟肩膀很酸,背卻沒什麼感覺。
新手訓練時應該先從較輕的重量及較多的次數去感受肌肉的收縮,除了能增加感受度與訓練效果之外,也能建立起至重訓初期需要培養的肌耐力。

4.      先選擇單關節動作或機械式器材,並找到較有感受度或是舒適的動作。

當你選擇要開始進行肌力訓練後,可以先選擇單關節動作或機械式的器材,使用上較容易上手,也比較不容易受傷。通常機械式的器材旁邊會貼有簡易的操作方式,這些器材根據人體的結構在設計上可以幫助你更輕鬆的使用它,使用時,器材會幫助你固定一些關節,讓你不用太費力去做穩定的動作,能讓你更輕鬆的訓練,新手操作時也較容易抓到肌肉作動的感覺。
當然,若你有教練指導,並不一定要從這些簡單的動作開始。

5.      不要盲目跟從!

大家很喜歡去選擇做一些最近流行的動作,如:棒式、硬舉。或是看起來很酷的動作,像是深蹲、power clean。不是這些動作不好,而是你可能不適合,這些動作看似簡單,有許多的技巧卻很難從一個影片或是短短幾段文字敘述就能領悟的,做不好是很容易代償造成受傷的。
同時,也不要人家叫你做什麼就做什麼,這些動作可能對他們有效,但不一定適合你,甚至他們這些動作可能也是從別人聽來的,你需要先了解這個動作的訓練目的或功效才能更接近你的訓練目標。這些動作不單單只有訓練的動作還包括伸展動作、訓練菜單等等。而當你有了基礎或由專業的人指導你的動作之後,再去嘗試這些動作也不急!

6.      當你對任何動作感覺到不舒服,請立即停止。

做訓練時,若你發現這個動作怪怪的,例如該出力的地方無法出力,做到某個角度時會痛,又或者是你覺得姿勢卡卡的,不太正確,請不要多想,那真的是有問題,請相信你的身體發出的警訊!立即停止那個動作,尋找專業的教練詢問或是去看醫生。會造成這樣的原因非常多種,有可能是你受傷,不適合做這個動作,也有可能是你動作做錯,使用了不當的地方受力產生代償。最好的方法還是請專業的人士幫你診斷一下是哪邊出了問題。

7.      訓練很重要,飲食與睡眠更重要。

如果你希望你的訓練更有效果,想更有效率的減肥,或是提升訓練的品質,請不要忽略飲食及睡眠。減肥來講不外乎熱量的計算,想要增肌的話需要控制蛋白質的攝取,而你一整天的訓練則需要適當的休息才能幫助肌肉修復。訓練跟日常生活中的飲食及睡眠都息息相關,請不要忽略了他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