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4月8日 星期六

做好準備再進入健身房吧!



      我想大家最想知道的事情不外乎重量、組數次數、動作,該不該喝高蛋白,訓練的菜單等等,我想GOOGLE應該都找的到許多資料,也不是我想碎碎念的地方,我就不講了,這裡最想帶個大家的都是一些簡單卻十分重要的觀念,不論是新手還是已經迷失了一點方向的人,我想這裡應該可以讓你有些新的方向。


1.      先開始養成運動的習慣吧!

不論你選擇的運動燃指效果再好或是訓練的動作再有效,做的重量再重、次數再多,少了規律的運動都沒有用。跑步、打球、瑜珈、重訓,什麼都好,開始運動吧!
當我的學生或是朋友問我該怎麼減肥時,我都會說,先找個輕鬆、愉快的運動能讓你養成運動的習慣。一周最好能二到三次以上!

2.      重訓是個適合任何人的運動!

當你有了運動的習慣之後,你就可以開始挑選較有效率或品質的運動,無論你是想減肥、雕塑身形、提升運動表現等,都可以藉由重訓來達成。
簡單來說,重訓就是利用重量對身體進行一些肌力的訓練,經常使用肌肉會讓它們保持強健,足以支撐甚至強化你的身體,肌肉就像你的外衣,包覆在你的骨骼外,能讓你看起來更有型。有了肌肉,不管是男生或女生都可以提升生活品質或是運動表現,甚至可以改變我們的外型,達到理想的身形。
同時,重訓是個安全且低門檻的運動,不需要運動場上的競技或是碰撞而且可以在任何地方訓練,是個適合任何人的一項運動。

3.      好的訓練應該循序漸進。

當準備好開始你的訓練時,不要瘋狂的加重,或是做超多下,在這些進階的訓練之前你需要注意的是你訓練的品質。使用大重量訓練時,除了容易受傷之外,也很容易使用到其他的肌肉甚至是關節去幫忙,也就是所謂的代償,對於你想要訓練部位的效果也會大打折扣,最常見的像是握推,常常手臂已經沒力了,胸肌卻沒什麼痠痛感,或是滑輪下拉時,斜方跟肩膀很酸,背卻沒什麼感覺。
新手訓練時應該先從較輕的重量及較多的次數去感受肌肉的收縮,除了能增加感受度與訓練效果之外,也能建立起至重訓初期需要培養的肌耐力。

4.      先選擇單關節動作或機械式器材,並找到較有感受度或是舒適的動作。

當你選擇要開始進行肌力訓練後,可以先選擇單關節動作或機械式的器材,使用上較容易上手,也比較不容易受傷。通常機械式的器材旁邊會貼有簡易的操作方式,這些器材根據人體的結構在設計上可以幫助你更輕鬆的使用它,使用時,器材會幫助你固定一些關節,讓你不用太費力去做穩定的動作,能讓你更輕鬆的訓練,新手操作時也較容易抓到肌肉作動的感覺。
當然,若你有教練指導,並不一定要從這些簡單的動作開始。

5.      不要盲目跟從!

大家很喜歡去選擇做一些最近流行的動作,如:棒式、硬舉。或是看起來很酷的動作,像是深蹲、power clean。不是這些動作不好,而是你可能不適合,這些動作看似簡單,有許多的技巧卻很難從一個影片或是短短幾段文字敘述就能領悟的,做不好是很容易代償造成受傷的。
同時,也不要人家叫你做什麼就做什麼,這些動作可能對他們有效,但不一定適合你,甚至他們這些動作可能也是從別人聽來的,你需要先了解這個動作的訓練目的或功效才能更接近你的訓練目標。這些動作不單單只有訓練的動作還包括伸展動作、訓練菜單等等。而當你有了基礎或由專業的人指導你的動作之後,再去嘗試這些動作也不急!

6.      當你對任何動作感覺到不舒服,請立即停止。

做訓練時,若你發現這個動作怪怪的,例如該出力的地方無法出力,做到某個角度時會痛,又或者是你覺得姿勢卡卡的,不太正確,請不要多想,那真的是有問題,請相信你的身體發出的警訊!立即停止那個動作,尋找專業的教練詢問或是去看醫生。會造成這樣的原因非常多種,有可能是你受傷,不適合做這個動作,也有可能是你動作做錯,使用了不當的地方受力產生代償。最好的方法還是請專業的人士幫你診斷一下是哪邊出了問題。

7.      訓練很重要,飲食與睡眠更重要。

如果你希望你的訓練更有效果,想更有效率的減肥,或是提升訓練的品質,請不要忽略飲食及睡眠。減肥來講不外乎熱量的計算,想要增肌的話需要控制蛋白質的攝取,而你一整天的訓練則需要適當的休息才能幫助肌肉修復。訓練跟日常生活中的飲食及睡眠都息息相關,請不要忽略了他們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